下载app免费领取会员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crefm001
2012-09-26
关于建筑设施全生命周期的话题很容易陷入空泛,多用于吹牛忽悠,而不是实实在在去做。到底什么才是“做”全生命周期呢?(下文将全生命周期简称为BLC,Building Life Cycle)
相比于上述问题来说,可能这个问题更容易回答:谁会为全生命周期负责?我们的语境是建筑整合信息化,所以这个问题可以进一步明确为:谁会为BLC的信息、信息化负责?谁会想去做BLC的信息化?
先看看设计的情况,设计师的标准回答是:我只负责出图,后面的事情与我无关。一个设计师是不会因为后面有需求将会多放一些信息进去的(在本文的语境下,就是把信息放进BIM模型),因为他既无责任,也无回报。施工单位也同理,先不考虑那些上游没有制作BIM模型、或制作了不符合施工单位需要的模型、或根本就不愿意发给施工单位的情况。
观察最近几年国内BIM的实践案例,以设计院的和第三方单位的为多,也有少量的施工单位的,经常会得到悲观的结论。无论业主还是服务商,设若在设计和施工中都很难获得国外常说的BIM的巨大价值回报,那么就要看FM的了。
这是一个很自然的推论,但是不经意之间,我们就从项目的一次性完成的世界,切换到了长期永续运营的世界。这是两个多么不同的世界!就时间长度而言,最长的时间在运营,再考虑到建设完成之后才算有严格意义上的完整可用的建筑设施,那么全生命周期简直就等于是运营。再进一步推论,如果没有运营,就不可能是BLC-BIM;甚至于,即使没有设计和施工的介入,只要运营有BIM,那也可以算是BLC-BIM。这个结论很诡异,仿佛BLC-BIM与设计施工无关,而只是FM的事情了。
当然,对全生命周期这个概念进行分析,并不是想得出上述的结论,而是想看看FM对于BLC-BIM、对于建设的BIM、甚至是对于设计施工能否带来一定的价值。国外的BIM理论和实践中把全生命周期价值抬的如此之高,其价值如此之大,大到了革命一般的地步,一定是有他们的道理的。我们希望获得这种价值回报,而这种价值又与FM关系如此之大,于是就不可避免的去同时研究BIM和FM。这也是近年来建筑业的朋友由BIM而来学习FM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从单纯的AEC的BIM,到BIM+FM,无疑是向全生命周期信息协作前进了一大步,相信也在推动两大割裂的行业进行融合。以项目运作为主的建筑行业,与长期连续运营的FM行业,一直处于割裂的状态,现在到了该整合的时代了,其整合的最佳媒介是以BIM为杰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尤其对于当代中国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历史进程而言,虽然我们还做不到发达国家实践的那样完整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协作,但是我们最起码可以以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和视野,去推动整个AEC与FM行业发展。
摘录一些我微博上关于BLC的评论:
零件不能自动组合成自行车,BIM局部应用也不能自动变成全生命周期应用;除非每一个局部都按照系统化的要求进行作业,就像为了自行车而组装零件一样。
许多建筑部件终其一生也不会用到,但这并不说明它一开始就不应该有,比如消防系统。这为我们思考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整合提供了很好的观察视角。
就全生命周期角度的数据生产与消费来看,FM必将成为新兴的基于BIM技术的数据生产方式的主导力量,因为FM是最终的数据消费者。
FM的整合管理模式及全生命周期理念,对于希望实施BIM的开发商很有吸引力,特别是持有型甲方(包括半持有)。
项目管理,与运营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两大分支,都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即使在国内)。将它们整合的技术一直到了今天CaBIM工具完善起来之后才成为可能,可以说是BIM成就了AEC与FM的融合,亦即全生命周期的整合。
实体建筑的过程,是由零散的建材逐渐形成完整的建筑。虚拟建筑的过程也一样,它是不断的进行信息建构的过程,整体来看,它是一个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处理过程,英文即modeling
过去,人们只是考虑虚拟的建造(例如斯坦福的虚拟设计与施工VDC),而今人们借助CaBIM工具甚至于可以虚拟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这让虚拟建筑真正独立于曾经依附的实体建筑过程,这个体系的名称有很多版本,我相信其中之一就是BIM
Uniformat分类体系是基于构件的分类方法,是作为连接全生命周期五个阶段的穿针之线(common thread)而被NIST推荐使用的。这条线可以用于数据描述、检阅和评估。这个逻辑是看似寻常的构件分类表背后深藏着的东西,也是中国BIM极为缺乏的
仅就目前情况来说,在中国不存在一个全生命周期的买方(这相当于国外的甲方FM部门),因而就算有“成熟的解决方案”,也只能是宣传文本,无法真正实现之。所以说:BIM若想真正大发展,还得等到FM发展起来。(2011-1)
本文版权归腿腿教学网及原创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上一篇:漫谈系列4 分类
下一篇:漫谈系列3:作为系统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