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主体资料,免费赠送VIP会员!
* 主体类型
* 企业名称
* 信用代码
* 所在行业
* 企业规模
* 所在职位
* 姓名
* 所在行业
* 学历
* 工作性质
请先选择行业
您还可以选择以下福利:
行业福利,领完即止!

下载app免费领取会员

NULL

ad.jpg

政策新闻 | 宜宾三江:践行公园城市发展新理念,加强公园绿地建设,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发布于:2025-03-31 09:04:17

网友投稿

更多

公园城市不等同于城市公园,而是“公+园+城+市”各领域的总和,更是秉持公园城市理念营建城市新形态、探索发展新路径,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建设新时代城市的示范体。

宜宾市三江新区牢记总书记来宜三江口考察了解长江流域生态修复保护情况的殷殷嘱托,勇担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使命,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践行公园城市发展新理念,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观与“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发展观的有机结合,以公园绿地建设为重点,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宜宾市三江新区竹文化公园俯瞰图

生态优先,建园增绿

公园绿地功能完善

立足高质量建设长江上游绿色发展示范区,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建设“公园—防护—附属—区域”四类绿地体系,持续推进长江生态综合治理和“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以流域为单元开展黄沙河、白沙堰等河道综合治理,以山体为单元开展竹林抚育工作,持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到2024年底,城市绿地约1676.1万平方米,绿化覆盖面积约2011.3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1%,人均公园面积达到18.86平方米,水更绿、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蓝绿交织,城园相融

公园城市雏形初现

围绕三江山水特质、城市人文精神,增绿添色、增绿筑景,完成龙头山城市森林公园规划编制,实施三江六岸、竹文化公园提升改造工程,建设“低干预”理念下的河湾原乡公园,建设“一带一路”设计理念下的双城寰亚青年公园,修缮“僰侯庙公园”,保留城市记忆。

建设游园、社区公园、综合公园和其他专类公园总数40个,建成16公里三江悦道,建成滨江公园7.5公里,城市绿道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68.47%,通过长江、白沙堰等水系及绿道等串联,构筑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逐步形成“游园—社区公园—综合公园—专类公园”四级公园体系,彰显园中建城、城中有园、推窗见绿、开门见园的城园相融公园城市特征。

宜宾市三江新区河湾原乡公园

绿色低碳,金山银山

宜居宜业宜游充分彰显

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编制《宜宾三江新区城市色彩规划》《宜宾三江新区城市形态标准手册》,突出产城人山水融合,统筹推进大学城、科创城、产业园区、临港片区及宜宾市主城区联动发展,不断优化公园空间布局,拓展生态绿色空间。

宜宾市三江新区住建局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中心城区“海绵城市”执行比例达到100%,城市绿色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比例达到100%,滨江公园场地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高达85%,渗透铺装率达到50%,城市呼吸更加顺畅。

全面下沉医疗、教育、文化、科教资源到社区到公园,建设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居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5%。龙头山以“三江之眼”为引擎,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的“宜宾城市中心花园”,常态化开展龙头山菊花展、向日葵主题摄影、婚恋等活动,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

场景营城,美丽幸福

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

大力建设新能源汽车智能充电设施,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和共享(电动)单车,引导群众出行乘坐智轨和公交车,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模式。

宜宾市三江新区住建局率先在全市实现环卫车辆100%电动化替代,公园公厕全部上线“宜居宜宾”的“找找公厕”小程序,公园公共停车位全部接入智慧系统管理。

打造市博物馆、市文化馆、竹文化博物馆,实现“三馆合一”,不断推进本地竹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融入公园绿地,引进餐饮消费、婚恋婚庆、书店、花店、咖啡馆(茶馆)等消费场景,拓展科普、研学、露营、赛事等多元消费形态,周末经济持续升温,夜经济活力十足,居民的“绿色获得感”不断增强。

 

本文版权归腿腿教学网及原创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未标题-1.jpg

上一篇:行业新闻 | 走进雄安“碳中和广场”!揭秘绿色建筑背后的“黑科技”

下一篇:[db: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