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主体资料,免费赠送VIP会员!
* 主体类型
* 企业名称
* 信用代码
* 所在行业
* 企业规模
* 所在职位
* 姓名
* 所在行业
* 学历
* 工作性质
请先选择行业
您还可以选择以下福利:
行业福利,领完即止!

下载app免费领取会员

NULL

5cdd2dc095060.jpg

BIM案例:BIM如何管理安全问题?重庆这个实例值得划重点!(下)

发布于:2020-12-16 16:42:36
首页/BIM专题
2704
分享

基于BIM高处坠落事故专项防护研究,在4D模拟技术的支持下对整个施工具体情况进行仿真模拟,并从中总结与判断出存在的安全隐患和相应的应急措施。从而保证施工安全管理的综合性和全面性。主要分析预留洞口及临边、塔吊和高空作业的防坠落保护。

首先,对于预留洞口防护来讲,从传统安全管理模式来看,其大多是基于二维图纸的支持下对整个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其涉及到的防护洞口主要包括楼梯口、电梯口、出入口、预留洞口等,由于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导致对所有安全隐患进行总结并制定相应解决措施的难度较高。建立安全临边洞口危险源识别与防护方案模拟预警系统,如图5.11所示。

腿腿教学网-BIM案例:BIM如何管理安全问题?重庆这个实例值得划重点!(下)

通过BIM平台的孔洞检查,精确定位各专业预留洞口的位置,输出预留洞口报告及平面定位图,包含洞口位置、大小、作用等信息,指导安装前期的预留预埋工作如图5.12所示。

腿腿教学网-BIM案例:BIM如何管理安全问题?重庆这个实例值得划重点!(下)

将BIM技术与RFID技术结合,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更新、反馈、预警。特别是现场临边及洞口、人员在终端模型中的定位需要在相应的地点设置无线基站就能够及时准确的甄别出临边及洞口的位置以及根据安全帽中的RFID标签确认人员的活动范围,并将其反馈到终端服务器中。设置1.6m距离能够提示预警。

腿腿教学网-BIM案例:BIM如何管理安全问题?重庆这个实例值得划重点!(下)

其次,施工场地临边包括未装栏杆阳台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卸料平台外侧边、无外架防护屋面周边、楼梯斜道两侧边、场地边坡边缘等。利用4D虚拟施工技术和BIM建模可视化特性,能够在对施工具体情况的模拟过程中对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加以有效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防护模型,同时将其与结构模型相结合,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防护系统的综合性以及全面性。通过对模型的观察与分析,可以明显发现在整个项目出存在安全隐患的临边,并基于临边坠落防护模型与结构模型结合的前提下,构成防坠落保护系统,从而为安全管理者的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重要的支持。

在施工准备阶段,可以利用BIM技术对施工环境的模型,对其存在的危险源加以判断和总结,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在具体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工人的活动区域的范围较大,导致管理者难以对其保持较高的掌握程度,而在虚拟施工模型的支持下能够明显发现在项目各个部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如图5.14所示。

腿腿教学网-BIM案例:BIM如何管理安全问题?重庆这个实例值得划重点!(下)

通过BIM可视化建模,塔吊的塔臂回转半径的覆盖范围之内现场临建上方采用钢管双层防护棚。如图5.15所示。

腿腿教学网-BIM案例:BIM如何管理安全问题?重庆这个实例值得划重点!(下)

对塔吊在临近建筑区域的安全范围内进行作业的情况进行模拟、并且基于旋转机构的基础上设置超限制动装置,并以5m作为安全距离的警戒区,塔吊起重臂不得随意进入禁止区上空和停留,司机在操作起重臂与警戒区的距离不断接近时,必须缓慢移动将其回收到禁止区内,另外对于超过6.0m的物料严禁使用塔吊进行吊运。将塔吊作业的具体情况以动画形式呈现出来,作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的培训资料。

对于整个施工过程来讲,由于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随着项目进程的不断推进其各个阶段的洞口和临边结构均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改变。因此防护栏杆也应结合施工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既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也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在对具体施工过程进行模拟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4D模拟技术的优越性对防坠落保护系统中的防护栏杆的安装和拆卸情况进行准确的分析与掌握。根据具体施工项目的推进,对某些防护栏杆进行拆卸或安装等操作。同时在充分利用BIM技术同时结合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构建相应的坠落防护模型,从而为相关人员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持与保证,同时还能促使整体防坠落保护

方案的调整与优化。在防坠落保护模型与结构模型的结合过程中,会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和层次,例如洞口和楼梯井的周围防护栏杆模型,并将其在然Navisworks软件的支持下进行模拟,从而判断出处于不同施工阶段防护栏杆的作用发生的变化。从而为相关管理人员防护计划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在BIM模型的支持下能够通过对建筑空间内部的临边及洞口危险源的分布情况作出准确的反映,并制定相应的防护计划,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本文作者:晋兆丰(四川师范大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地址:https://www.tuituisoft/bim/18620.html

未标题-1.jpg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微信咨询
扫描客服微信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5359439502

APP下载
扫码关注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