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免费领取会员
设计单位 张·雷设计研究 azLa、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江苏南京
建成时间 2020年
建筑面积 1919平方米
本文文字由azLa提供。
石之序曲
石是江苏园博园绕不开的主题词。汤山为园博园所在地,此处拥有驰名中外的国家地质公园,其新近纪的火山地貌沉默、粗粝、庄严、富有历史感,是汤山空间美学的精神缩影。
江苏园博园选址在汤山北部的采矿集聚区,中国水泥厂和江南水泥厂曾在此处分别开采孔山矿和茨山矿,将开采的碎石研磨为石粉,成为生产水泥的骨料。60多家水泥及配套生产厂家搬迁后,园博园建设场地遗存无数石坑、石壁、石岗、乱石的印记。
此外,开凿于明永乐三年的全国重点文物“阳山碑材”与江苏园博园仅一山之隔,更是展现了600年前古代工匠高超的石材营造智慧和能力。
石阶为介
江苏园博园一号主入口也称西平门,位于园博园主展馆西偏北的轴线上。一号主入口与主展馆之间有一座小山相隔,山顶标高为75.0米,主入口广场标高为28.0米,主入口流线需穿过山谷进入园区。
规划初始设想是开凿山体以连接主入口和主展馆,让游客穿越最高处在30米以上的天堑,到达50.0米标高的主展馆,流线富有仪式感和体验性。
实施方案充分考虑工程难度,选择尽量保留现状山体、减少开挖量的生态策略。方案在入口广场处设计了6段阶梯,每段18步,共计108级台阶,并配合自动扶梯到达45.0米标高,再穿越山谷,沿着面对主展馆的轴线进入园区。
游客服务中心位于一号入口大台阶西南侧,背靠山坡崖壁。面对108级台阶形成的景区主入口,游客服务中心同样采用阶梯状形态面向中心广场,通过连续的台阶和休息平台,消融建筑体量。
主入口广场自然延伸至整个游客服务中心的屋面,在弱化建筑自身形态的同时,强化了开放性公共空间的场所特质。这一努力有助于改善建筑和人之间不断疏远的关系,使大规模的人类建造活动不再侵蚀自然,重新回到作为场所的起源。
面向入口广场的大台阶充满仪式感和指向性,本身就是象征物和标志物。石阶向上延伸,成为建筑背后山体崖壁的一部分,唤醒自然能量,感受自然气韵。
游客服务中心各个界面做法不一,面对周边不同的环境要素采用不同的策略,建立链接内外的空间关系,营造生动的建筑漫游场景。
面对入口广场外侧的立面采用实墙和台阶,强化通向屋顶阶梯广场的路径,在遗址感和纪念性的空间氛围中突出开放性。
面对山体的立面虽然是建筑背面,却有着最大的开窗,通过庭院和窗洞,将毛石崖壁的自然场景最大限度地引入建筑内部。
石之自然
游客服务中心外墙采用石笼墙建造,建筑成为崖壁背景的一部分。建造石笼墙的石头来自于一号入口山体开凿现场的石块,是距离项目最近的建造材料,有着真正的自然生长的场所特征。现场崖壁的红色图案视觉特点,启发我们进一步强化这一在地的自然属性。我们将石块用氧化铁红水浸泡半日后,装进钢筋笼,由之组成的石笼墙既融入环境又独具禀赋。
经过现场搭建1:1试样进行比较,石块最终选用的尺寸既能透过一定量的自然光线,又不至于因为过大而改变建筑尺度。
石笼墙无疑是具有时间特性的材料,建筑从建成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其融入自然的过程。顶部的绿植屋面及留出的生长缝隙,和石笼墙一起,为建筑在地性生长提供了无限可能。
设计图纸 ▽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江苏园博园一号入口游客服务中心
项目业主:江苏园博园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业主团队:李威、王重旭
设计单位:张·雷设计研究 azLa、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18年
建成时间:2020年
项目地点:南京汤山江苏园博园
主持建筑师:张雷
设计团队:金海波、洪思遥、顾振翮、袁希程(建筑);马海依、赵敏、濮思睿、方运平、刘平、朱文健、姜卉、李季(室内);赵敏、姜志远(景观)
施工图团队:王畅、戚威、周璐、李欣、殷文灿、岳阳(建筑);江韩、李均、黄凯(结构);薛逸明、姚永生、朱彬(给排水);宋建刚、刘彩琴、张工作(电气);邓锦良、谷加雷、张震宇(暖通)
建筑面积:1919平方米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
建筑摄影:田方方
版权声明:本文由张·雷设计研究 azLa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文版权归腿腿教学网及原创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上一篇:行业新闻 | 154天建完2栋楼-浙江首个模块化建筑(百步项目一期7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