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免费领取会员
3月20日,在柳州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监督大厅,显示屏上清晰显示:瑞龙路一辆满载货物的无牌电动三轮车行驶在行车道上。巡查员将情况上报后,系统从受理立案到派遣给市属单位,仅耗时1秒。19秒后,市属单位即派出工作人员前往处置……
“问题精准发现、快速立案、迅速派遣、高效处置的背后,是后台人工智能技术在各应用场景下的加持。”柳州市城市管理信息中心科技信息科科长辜奕斌介绍,该市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与城市管理的融合,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实现DeepSeek-R1、YOLO等智能模型的部署应用,利用人工智能为城市管理注智赋能。
基于AI模型实现的智能立案和智能派遣,对采集到的城市管理问题进行智能立案登记并自动分拨、智能派遣,构建起“运转高效、交办精准”的扁平化新模式。原来需要对采集到的问题进行人工分析甄别,看是否达到立案标准、应该由哪个单位处置,整个过程需10到30分钟。而现在,从立案到派遣最长不超过2秒。目前,系统已实现81类城市管理问题的自动办理,智能分派数达平台业务量半数以上,准确率达99.65%。
平台完成DeepSeek-R1模型本地化部署后,还利用历年汇聚的城市管理相关数据、政策法规、系统知识库等内容进行训练,推出城市管理“AI数智助手”,实现城市管理知识库查询、数据分析、业务指导等功能,成为城管工作人员日常工作及遇到疑难问题时的有力助手。
此外,平台还利用“门前三包”系统内的商户信息,实现智能提醒服务。在发现商户出现“门前三包”问题时,系统自动推送提醒短信至涉事商户通知自行整改,并提醒城管执法人员关注该问题,不再是简单的一罚了之,而是将服务做到前端。
本文版权归腿腿教学网及原创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上一篇:政策新闻 | 全区住建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工作推进会召开
下一篇:[db:标题]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