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免费领取会员
设计单位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CPG集团
项目地点 重庆渝北
建成时间 2024年10月
建筑面积 1.9万平方米
撰文 张恒岩、刘䶮
重庆之丘坐落于重庆市渝北区,是一个以TOD模式开发的未来居住社区的先行区和商业配套区,项目用地紧邻地铁10号线王家庄地铁站,10号线车辆段基地位于场地内西侧,另外远期14号线出入口也会与用地直接相连。该项目旨在构建融合交通与商业功能的综合环境,成为该区域的居民生活中心。整个项目采用渐进式开发模式,前期项目业态包含售楼处、书店、亲子、餐饮、社区服务等功能,远期售楼处等功能退出,转化为经营性商业街区,同步在南侧进行二期商业开发,并增加办公业态。
▲ 项目视频 ©CPG & PrismImage三棱镜
亲近自然的立体花园街区
项目场地除了已建成使用的车辆段基地外,原本都是一片连绵的小山丘,建筑师团队在设计之初就希望能保留场地本身特色,让人们可以体验场地原有的自然、丰富的空间记忆。
整个住区的总体规划顺应场地条件,塑造了丰富的竖向设计,不同位置的场地出入口、地铁站出入口、住区出入口,都位于不同的标高,最大相差近20米。所以设计结合原有场地的山丘之形,塑造了一个立体的花园街区,从地下到屋顶,将所有交通连接汇聚在一起,用绿色环境和丰富的业态联系所有空间。多样的建筑造型,蜿蜒的立体步行流线,让重庆之丘仿佛自然山丘一样可以游览、探索、发现。
活力与文化的交织,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在建筑风貌的设计中,设计将传统的建筑意向、现代的建筑语言结合在一起,既体现重庆文化的厚重,又体现重庆时尚的活力。这种对话碰撞的方式,塑造了独特的建筑风格。每栋建筑的形象都各有特色,同时协调一致,形成了多样性的街区风貌。项目好像是一件雕琢而成的艺术品,等待着被驻足欣赏,但其更是重庆这座城市时代的缩影,充满了韵味。
水渠与拱
“拱” 的造型运用,是项目中的特点之一。拱券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提取自原场地内拱桥水渠的在地元素。拱桥水渠在重庆不仅是一种水利工程设施,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作为重庆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其不仅反映了重庆的地理特征,也体现了重庆人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
我们将拱桥水渠的造型进行了演变和转译——既有十字券、连续拱之类的经典拱形式,又有立体雕塑般的创新异形拱形式——利用现代的材料和形体语言,打造新旧交融的建筑形象。无论是古典的韵味还是现代的气息,每一个拱形空间都诠释了经典与时尚的融合,给驻留其中的人们带来一份别样的风采和感受。
水元素的转译
项目场地西侧是嘉陵江,东侧是猪肠溪,场地内有拱桥水渠,所以设计希望建筑本身就能体现水的元素。
书店的外立面因此采用了独特的立面手法,并采用了创新的表皮构造。整个建筑外立面自上而下,采用钢索悬挂方砖的方式,构成了水流的意向。为保证轻量化和耐久性,方砖是由金属材料外做仿陶材质加工而成,通过对方砖的尺寸、密度、色彩进行渐变调节,形成颜色与疏密逐渐变化的外立面形象,宛如水流倾洒而下。这种“水”的意向体现了商业建筑的特色,回应了对场地文脉的表达,同时保证了建筑室内的采光通风。
城市驿站的烟火气息
重庆之丘不仅是商业的载体,同时承担了住区人群与城市公共交通之间的联系。我们希望可以让整个街区变成城市中的驿站和家门口的小镇,既有烟火气息,又有人文关怀。
重庆的街巷空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地方特色,设计因此注重街区式的空间组织,营造不同尺度的街巷空间。中心书店创新的建筑形式,成为了提领整个街区空间的“小镇楼阁”,入口处大尺度的下沉广场和立体花园,提供了体验整组建筑群的视野和空间,同时提供了让人们交往的场所,在喧闹的城市生活中走近彼此,产生情感共鸣。我们希望重庆之丘可以体现重庆的山城特色和烟火气息,让整个街区变成周边居民茶余饭后休闲、社交的热门首选地。
设计图纸 ▽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中国电建地产·重庆之丘
项目类型:建筑
项目地点:中国重庆市渝北区
设计时间:2023年10月—2024年10月
建设时间:2024年5月—2024年10月
用地面积:2.1万平方米
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
设计单位: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CPG集团
联系方式:www.cpgcorp.com.sg
主创建筑师:张恒岩
设计团队:王正、刘䶮、孟舸、王雨晨、宋少瑄、孔杰、韩依珈、肖然(建筑);洪蕾、张鹏飞(策划);陈炜霖(项目经理)
其他参与单位:
规划:上海尤安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图:上海侨迈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笛东规划设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奥雅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成都德思蒙酒店设计顾问有限公司、重庆研质共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照明:上海碧甫照明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商包:上海浅深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幕墙:福建省华荣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业主:中国电建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华西区域总部
摄影师:PrismImage三棱镜
照片版权:CPG
视频版权:CPG & PrismImage三棱镜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CPG集团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文版权归腿腿教学网及原创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上一篇:BIM建筑|廊坊北凤道垃圾中转站 / 园里建筑工作室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