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主体资料,免费赠送VIP会员!
* 主体类型
* 企业名称
* 信用代码
* 所在行业
* 企业规模
* 所在职位
* 姓名
* 所在行业
* 学历
* 工作性质
请先选择行业
您还可以选择以下福利:
行业福利,领完即止!

下载app免费领取会员

NULL

ad.jpg

BIM+FM两两协作实例分析

发布于:2023-01-04 09:58:39
首页/技术分享/Revit
收藏
2042

网友投稿

更多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crefm001  更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

image.png

倘若我们认可BIM的极低标准乃是“两两协作”,也就是至少要涉及到两方,那么,极端地说,也就是不存在个人的BIM操作。或者说,BIM的操作至少是团队级的(参考:BIM的规模尺度定义)。

我回想起2011年我与华东院耿跃云合作研究BIM-FM时(当时选择的是Revit+FM:Systems的方案,在申都大厦项目上),我完全不会Revit操作,他也不了解CAFM软件,于是我们俩就经常一起讨论、测试,甚至于一起解读软件厂商的用户手册,幸好Revit的帮助是英文版、中文版可以切换的,否则只看中文版就完全摸不着头脑。来来回回若干轮,才成功把两个软件的数据对接起来,才算初步摸清楚内中原理奥秘。

回过头来假设一下:如果我单独一个人玩两个软件,也就是多学一个Revit,或熟通Revit的耿跃云来学习FM:Systems,是否也可以搞得定呢?不知道耿工是否能搞得定,反正我自己是搞不定的。并非我学不会这软件,90年代我学cad的时候哪里看过什么手册,全靠一个个按钮点将过去,刚学会几个命令就能画一张建施图。而是我学会这revit软件的成本太高,不仅仅是要学会这软件的基本操作,更是要领悟其背后的原理,这需要漫长的实战积累,这已无法被我当时的高级顾问岗位所允许。只看空间这一点上,即便是当今国内的revit顶尖高手也未必能够搞得清楚那revit看似简单的空间规划功能,尤其是其中文版的术语和用户手册都翻译的奇差,极容易引起歧义。

image.png

此处area plan实则空间规划,中文版译为面积平面,就连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这个领悟的过程,我印象中极为清晰,这是必须要两个人协作才能完成的:建筑业和FM两个行业各自都是单一背景的人,独自都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对于我和耿工来说,协作是成本最低的方式,甚至于可以说,我们俩之间的协作是最低标准的BIM过程,只看一方,比如使用revit设计,或使用fm软件进行空间管理,都算不得BIM。只有两边协作起来,将数据由revit同步到FM:Systems软件中,又由FM:Systems安装到revit的插件中调取FM:Systems数据库的预设的数据与revit对象关联起来,才算得上成功的BIM了。此时,这两个软件因着这个过程的成功,而成功地变身为CaBIM软件,否则我们只能说它们只是具备BIM的潜力。至此才敢拿去Autodesk申请奖项。

这期间不仅涉及到我们两个人,还涉及到费哲的IT团队成员(的计算机知识,及部署FM:Systems所需要的服务器系统环境和数据库,及两个公司远途连接的网络地址设置问题),以及华东院的BIM团队成员(的建筑设计、机电设计知识),都对上述过程的成功起到了一定的贡献作用;甚至于FM:Systems公司CEO来访华东院时,华东院徐浩经理与费哲副总裁Smith先生给出的对此项目的全力支持,都应算在内。这是不折不扣的两两协作。

如今许多BIM评论中暗含的假定即为:一个人的软件操作。这几乎不太可能是BIM。一个人的确可以操作两个以上的软件,互相倒数据,令其互通起来,但这不是协作。

那么,一个团队(部门或企业)经常也被比作是一个人,他是否具备某种BIM的操作能力呢?答案是不可能。团队可以被拟人化,但是在赋予其动词、令其操作某种或几种软件时,这种拟人化是无效的,团队无法操作任何软件、团队无法做任何事,操作软件的、做事的永远是一个个的个人(inpiduals)。在这个意义上,在个人级上是不存在BIM操作的,BIM至少是团队级的,但同时是团队级上的一个个人的操作,是被团队经理分解到每个人的任务的总体上的整合,这本身就是一个管理过程,BIM渗透在其中、成为其管理过程强有力的工具,此时这个工具不应理解为软件工具、而是作为过程的工具,即信息化;就像某种管理模式(比如项目管理模式)也被理解为管理工具一样。信息化的工具才是软件,即BIM的工具是CaBIM。

只有当团队级的BIM操作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也即团队中的一个个人都在或多或少地使用CaBIM工具进行着BIM作业时,个人级上的BIM操作才会存在,这实际上就等同于团队级的操作。他们之间充斥着信息的协作过程,每个人的工作条件都极大的依赖其他人的工作进程,而不是过去的个体户小作坊模式。这就是作为过程的BIM,此中所用软件工具,就不限于revit这样的建模工具了,还有可能包括SQL数据库平台、excel表格工具、txt文本文件以及cad二维工具等等,所有这些工具在BIM的生产方式下才可被称为CaBIM工具,而且强调的不是它们的单兵作战能力、而是数据互操作能力。就像团队中的个人,在整个团队的成果上,强调的不是某人的技术水平有多高,而是团队作为整体所产生的成果有多大。

此种团队不是单个人的简单叠加,而是1+1>2,也即产生了系统论所说的“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系统效应,BIM以及CaBIM工具正是极大促进这种系统价值出现的新的方法和工具。凡能够摸得到这种价值的人,都能够隐隐约约看到巨大的应用前景;不能者,则只是在做个人级的BIM,那只是一个并不存在的幻象。

本文版权归腿腿教学网及原创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未标题-1.jpg

上一篇:BIM运维系统开发思路

下一篇:漫谈FMBIM:从Programming到Commissioning

60acb4e0ef11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