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主体资料,免费赠送VIP会员!
* 主体类型
* 企业名称
* 信用代码
* 所在行业
* 企业规模
* 所在职位
* 姓名
* 所在行业
* 学历
* 工作性质
请先选择行业
您还可以选择以下福利:
行业福利,领完即止!

下载app免费领取会员

NULL

ad.jpg

BIM建筑|连绵的震撼:中国宣纸小镇国纸客厅及国纸水街 / 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

发布于:2024-10-11 11:00:05

网友投稿

更多
建筑鸟瞰  摄影:王大丑
1号楼内外空间实景  摄影:王大丑
建筑屋面  摄影:王大丑

设计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  安徽宣城

施工时间  2019年—2023年

建筑面积  10962平方米

撰文  袁柳军、金捷


 

“一个人游历中西两类园林,会受到完全相反的两种情感作用。人们在离开弗拉斯卡蒂河蒂沃利时,会对意大利园林生动、壮观和纪念性无不留下强烈印象。中国园林不使游人生畏,而以温馨的魅力和缠绵拥抱他。身后的门戛然关闭,他方从一个愉快的梦中醒来。”[1]

——童寯

 

中国的传统园林,虽然从不表现一种视觉上纪念碑式的宏大,但是在这种与观众的缠绵拥抱中,却可以让人获得另一种沉浸式的震撼。面对当下公共建造的巨大尺度和体量,纪念碑式的壮观成为建筑师和业主习常的宿求,但是否能有另外一种方法,回到童寯所言的“愉快的梦”中来,通过连续空间的娓娓道来,为观众呈现一种能沉浸其中的连绵的震撼,这正是我们团队在安徽泾县宣纸小镇一期建筑项目中的一次设计尝试。

 

建筑以“纸山行”为概念,试图用一种园林式的连绵不绝的空间体验,来呈现一种东方式的宏大与诗意。在一系列不断被开启的洞天空间中,让观众坠入一层套一层的梦境里,让“纸山”的意象从视觉经验逐步转变成身体经验,在一场又一场的迷失里,在上上下下的不断漫游中,使其逐渐获取一个丰盈而强烈的“纸山”记忆,感受一种中国园林式的连绵的震撼。

 

▲ 项目视频  摄影及制作:杭州简直摄影有限公司

 

 

一、项目概况

 

中国宣纸小镇位于安徽省宣城泾县,以中国红星宣纸造纸厂为核心,是以宣纸文化为载体,集合生产、展示、售卖、住宿、研学、旅游等功能的特色小镇,未来希望打造成中国宣纸文化的精神高地。本建筑项目坐落于中国宣纸小镇入口,毗邻宣纸博物馆和乌溪,四周群山环抱,洁白的户外晒纸场随着山势连绵起伏(图1)。建筑依溪而座,主体面积为 10695平方米,建筑造价1.2亿,包括游客中心、红星宣纸制作表演区、红星宣纸制作体验区和红星宣纸售卖区四个功能区块,与宣纸博物馆一起,成为小镇宣纸文化展示的核心区块。

 

图1 宣纸原料户外晒场  摄影:李瑞

 

二、设计概念

 

“纸山行”的概念源自于对宣纸及以宣纸为载体的山水画境的整体想象,如何将自然中的游山体验转换为人工化的“纸山”建筑空间,在五代画家巨然的山水画《湖山春晓图》(图2)中,我们似乎找到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在这幅山水画作品中,画家把山体进行切片化处理,通过层叠交错的山体切片把画中人裹挟在一片不尽的褶皱和幽深之中,引发观画者不尽的遐想。在这座精心打开的山体内部,我们得以窥见一个如此稠密而又秩序井然的、人工化的山水自然。正是画家的这种个人化的处理,广袤的自然被浓缩于咫尺之间,获得了一种引人入胜的如画的重现,给观者带来一种连绵不绝的沉浸式体验。

 

《湖山春晓图》这种呈现空间的方式为我们“纸山”建筑空间的营造提供两层重要的启示:

 

其一是内外空间的连续性。在巨然的《湖山春晓图》中,山的外形与内形连绵一体,他用这种均质化处理手法,把山林空间的深远层叠表达得更加纯粹有力。画面中的山体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在一片近乎均质化的皴法处理中连绵不绝。这就是一片抽象化的人工山水,在均质化造型元素的不断反复重叠中逐步生发出空间的复杂变化,实现一种纯粹而丰富的体验。这也正是我们“纸山”空间的原型(图3)。

 

图2 [五代] 巨然,《湖山春晓图》(局部),绢本墨笔,纵223厘米,横87厘米,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图3 1号楼内部空间实景  摄影:王大丑

其二是对山“势”的表达。在《湖山春晓图》中可以看到,山体空间的内与外始终处在一种联动的关系中,借助切片边缘的次第渐变,产生一种连绵不绝的韵律和势,这种时间带动空间,在运动中不断生发而出的势,和中国的书法逻辑一脉相承。在巨然的另一件作品《万壑松风图》中(图4),这种单纯序列变化的“势”表达得更加纯粹有力,在不断地重复渐进中逐渐构建起一种动态有序的外部形象。

 

图4(左) [五代] 巨然,《万壑松风图》(局部),绢本墨笔,纵200.7厘米,横70.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图5(右) 建筑北立面实景  摄影:王大丑

当我们把这种次第生发的“势”的关系呈现在我们的建筑空间中,因为建筑体量够大,这种单纯的重复将给观者带来一种绵绵不绝的冲击感(图5)。同时,它又和观众的身体密切相关,随着身体的移动而变化。更重要的是,这种“势”的存在让整座建筑的空间变幻成为一个不断流转的整体,而非各自孤立的局部。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空间的流动不同于一般参数化建筑,我们追求的是一种书法式的节奏,圆中见方,笔断意连的顿挫感。此外,在外部空间的塑造上,这种动态的势,亦能让人工“纸山”与周围环抱的自然群山之间获得一种内在的连续性与同频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图底关系(图6—9)。

 

图6—9 建筑鸟瞰  摄影:王大丑

所以,在巨然的山水画中,我们似乎可以找到一种中国古人处理自然山水的人工化方法,感受到一种在有限空间被构建起来的东方式的连绵的震撼与诗意,这也是本次建筑实验试图尝试的方向。在“纸山”内部,我们通过白色混凝土切片的不断层叠、交错,为游客呈现一个内部不断被打开的自足的世界——纸山行不尽,如在画中游(图10—15)。

 

图10 设计草图  绘:袁柳军

图11—13 东方式的连绵的震撼与诗意 摄影:王大丑

图13、14 白色混凝土切片的不断层叠、交错  摄影:王大丑

 

三、设计特色

 

1. 宣纸质感的建筑化表达

 

如何最佳地表现白色宣纸的质感,白色清水混凝土成为最合适的建筑材料。其以白水泥为主要凝胶材料,使用白色或浅色矿石为骨料,一次浇筑成型,以现浇混凝土的自然表面直接作为饰面表达,不做额外装饰,只需在表面涂一到两层透明保护剂即可。

 

和普通混凝土做法相比,白色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复杂,难度大。为了获得宣纸般温润白皙自然的质感和平整度,我们在设计阶段及施工前期做了大量的配比实验和工艺尝试,寻找可行实用的高强度白水泥(图16),并通过实验优化了白色混凝土级配,对高强度白水泥制作的混凝土抗裂问题采取了专项措施研究。同时,我们通过高品质木模板的选择及3D打印切割模板,以提升模板加工进度。从实验室小样到现场1:1清水混凝土样品浇筑成型实验,一系列举措,为项目落地的顺利推进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图17)。

 

图16 前期实验过程中,对强度、色度试配的数组十厘米见方的混凝土石块小样  设计单位供图
图17 前期样板实验  设计单位供图

在实现宣纸意象的建筑化表达中,另外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切片的厚度,如何让层层叠叠的“纸山”依旧保持宣纸材料给人特有的轻盈意象?结构设计采取连续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利用建筑横向分布间距较密的隔板,落地部分作为混凝土剪力墙。经过反复的结构计算和实验,我们最终实现在墙体高度最高到12米,且单跨跨度最大达到36.9米的情况下,将每片混凝土墙的厚度控制在200毫米(图18)。

 

图18 2号楼内部空间实景  摄影:袁柳军

除此之外, 白色清水混凝土材料在户外环境下的自然变化(氧化、雨水侵蚀等)可以进一步表达手工宣纸从新纸到老纸的自然演变,让建筑同时成为一个时间与岁月的容器,就像红星宣纸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老愈佳(图19、20)。

 

图19、20 白色清水混凝土  摄影:王大丑

2. 纸山行旅的建筑化表达

 

如何在一座建筑空间中实现中国人对山的想象?它不是简单的外部造型的塑造,需要的是一种进入其中的身体的切身实践,如同巨然画中不断开启的起伏层叠的内部空间。

 

我们在建筑内部与外部、屋内与屋顶之间精心构建了一套极其复杂的路径体系,通过流线空间竖向标高的丰富变化,形成大量连续的坡道(主流线上)和台阶(支流线上)。游客既可在长坡道构成的主游线上有目的的游走,也可以借助台阶、汀步不知不觉中完成室内外切换,进入一个又一个被不断开启的休闲空间。

 

屋面是整套路径系统的高潮部分。三幢建筑借助三种不同的登山路径,最后在一片连续的屋面空间汇合。在此,层层叠叠的白色切片剪力墙顶起伏连绵成一整片两百多米长的白色山脊。漫步在屋顶的白色廊道中,在“纸山”中环视四周群山,最后在脑中建立起对“纸山”的完整印象,我们通过这种以人的身体为向心点的绵绵不绝的冲击,来试图传达出一种中国式的山水意趣(图21—26)。

 

图21 建筑鸟瞰  摄影:王大丑

图22—25 建筑屋面  摄影:王大丑
图26 建筑内部实景  摄影:王大丑

3. 长镜头式的空间叙事

 

“元祐丁卯,余为汝南郡学官,夏,得肠癖之疾,卧直舍中。所善高符仲携摩诘《辋川图》视余,曰:“阅此可以愈疾。”余本江海人,得图喜甚,即使二儿从旁引之,阅于枕上,恍然若与摩诘入辋川,华子冈,孟城坳,辋口庄,文杏馆,斤竹岭,木兰柴,茱萸沜,槐陌,鹿柴;于南北垞,欹湖,柳浪,栾家濑,金屑泉,白石滩,竹里馆,辛夷坞,漆园,幅巾杖履,期弈茗饮,或赋诗自娱,忘其身之匏系于汝南也。数日疾良愈,而符仲亦为夏侯太冲来取图,遂题其末而归诸高氏。” [2]

——秦观《书辋川图后》

 

秦观《书辋川图后》里一系列连续的动词表达,呈现出一种长镜头式的连绵空间,这种进入画中的游观,同时也是中国园林空间叙事的核心。中国园林不是给你制造一个个赫然眼前的奇观,而更多是邀你进入奇观的内部,在连续的漫游中,经由可见之物,让你逐渐感知隐藏其后的诗意。

 

为了强化这种长镜头式的叙事表达,我们在空间中设置了多条超长距离的连续路径,观众可以实现连续的上上下下、层层叠叠的空间穿越,以及室内外空间的自然切换。而这些路径都牢牢地控制在建筑1.2米间距的白色切片剪力墙模数下,通过切片的次第开合逐渐呈现出来,强化了这种游走体验的连续性。观众被邀请进入空间的沉浸式连续互动中,空间中某种被隐藏的部分才可能慢慢浮现出来。在此,我们希望给观众提供的不是视觉上一次性的强烈刺激,而是尝试去营造一种中国园林漫游中的连绵的诗意(图27—29)。

 

图27—29 建筑内部空间实景  摄影:王大丑

 

四、空间营造

 

整个建筑群由三幢建筑组成,沿乌溪河东西向一字排开,建筑之间以连廊相接,在功能流线与北面宣纸博物馆老馆一体化考虑。1号楼国纸客厅作为宣纸小镇游客中心功能使用,以之为起点,设计有四条不同游径,满足不同游客的游览需求。三幢建筑均控制在1.2米间距的纵向剪力墙片墙模数下,结合各自功能需求,生发出多样化的内部空间体验(图30—37)。

 

图30 俯瞰建筑  摄影:王大丑
图31 建筑平面图  绘:徐永永

图31—37 以1.2米间距为模数的剪力墙  摄影:王大丑

1. 一洞天:国纸客厅(1号楼)

 

国纸客厅主要承担小镇游客中心功能,建筑与入口广场之间以镜面水池相隔,以桥相连,通过一个精心设计的山洞,邀人入画。内部空间通过连续的弧形切片,形成一系列相互渗透的纸的“山洞”,在室内外连通的镜面水池的倒映下,呈现出一个巨然似的充满褶皱的稠密山水世界(图38—42)。

 

图43—45 1号楼内外空间实景  摄影:杨盛、王大丑

2. 一片田:造纸体验区(2号楼)

 

红星宣纸的生产作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带有浓厚的手工劳作特色。造纸体验区结合徽州独特的梯田地貌特色,在如画的“纸山”内部,用层层叠叠的曲形台阶,开辟一片可供四百人同时体验与观摩捞纸工艺的人工梯田,这也是建筑中跨度最大的无柱空间(图46—51)。

 

图43—45 2号楼内部空间实景  摄影:王大丑

3. 一张纸:造纸表演区(3号楼)

 

造纸表演区以现场展示造纸的具体工序为主要功能,我们提出“一张大纸”的概念,用一个弧形的大坡道把整个空间统一在一个连续的平面中,结合竖向的垂直墙面,把各自为阵的不同工序有序地整合在一个共同的开放空间内,形成一系列空间中的立轴,如画地展示不同的造纸工序表演(图46—51)。

 

图46—51 3号楼内部空间实景  摄影:王大丑

 

六、小结

 

正如王澍所言:“中国近现代的新建筑一直陷于一种‘内部的贫困’,它们是没有内部的,如果按传统建筑的观念,内外空间的身心关联至关重要,那么,没有内部,也不会有外部,建筑就只剩下空洞的外表。”[3]

 

建筑向内探究的过程,从某种角度来说,亦是试图找回中国建筑空间原有诗意的过程。虽然此建筑像大多数公建项目一样,尺度上已经远超传统建筑,但这也是当代建造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尺度的巨大差异下,如何继续和延续中国传统空间的内在质量?我们舍弃了造型元素上对中国元素的转化,而希望在空间营造逻辑上去试图与中国传统造园建立某种延续。如何在流动中理解空间,让时间带动空间,在游观的序列中去营造一系列不断“生发”的连绵不绝的空间体验,这也是我们团队在此项目中回应中国园林空间当代转化的一次努力和尝试(图52、53)。

 

图51 建筑与场地全景鸟瞰  摄影:王大丑
图52 建筑夜景外观  摄影:王大丑

 

注释:

[1] 童寯:《童寯文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40页。

[2] 《淮海题跋》,[宋]秦观撰,[明]毛晋订,丛书集成初编1592, 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1-12页

[3] 王澍:《造房子》,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6年,第115页。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中国宣纸小镇国纸客厅及国纸水街

项目地址:安徽省泾县乌溪

建筑面积:10962平方米

设计单位: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建筑及室内设计主持:袁柳军、金捷

设计团队:徐永永、李瑞、 赵和敏 、盛加喜

结构:张豪

给排水:余伟阳

电气:任政

暖通:王栋

景观设计:袁柳军、沈实现 、何洋、李瑞、 童玲、方芳 

摄影及视频制作:杭州简直摄影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18—2019年

施工时间:2019—2023年

建设单位:安徽泾县宣纸小镇有限公司

主要负责人:朱大国、陶峰、翟小宁、曹旻峰、刘爽

勘察单位:安徽汇华工程科技

施工单位:宣城市政建设集团(主体) 、安徽四建控股集团(内装)

监理单位:合肥工大监理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授权发布。欢迎转发,禁止以有方编辑版本转载。
投稿邮箱:media@archiposition.com

本文版权归腿腿教学网及原创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未标题-1.jpg

上一篇:行业新闻 | 安徽长丰:“智”造好房子 让“住有所居”变“住有宜居”

下一篇:BIM建筑|Snøhetta新作:乔斯林艺术博物馆扩建,正式开放

微信咨询
扫描客服微信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5359439502

APP下载
扫码关注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