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免费领取会员
雪山、峡谷、草甸、坝子......丰富多样的景观,为云南的建筑创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背景。在这片土地上建造起来的建筑,因此而与“风景”密切相关。
接续前两篇“云南:天地之间””云南:土地与建造“,本篇地图将继续探索这片土地上、那些风景中的新建筑。
云南建筑漫游地图(编者绘)
01
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
设计:迹·建筑事务所(TAO),2024
坐标: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
书店坐落在高黎贡山之巅,与傈僳族、白族的两座信仰之山隔江对望。傈僳族弓弩符号的民族图腾是本项目的灵感来源。特殊的场地条件为建筑师带来了最初的构想:一个向前伸出的体量。陡峭的坡度与高耸的山体,配合建筑体量的延伸,使书店成为了一个凌空的平台。身处书店的读者,被峡谷景观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围绕,给人一种在云上漫步的奇妙感受。
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场所环境中,书店建筑最终采用了完全当代的语言去回应村落普遍的坡屋顶建筑形态。在建筑本体上,斜向的空间构成了与山体环境的关联。耸立在村口的山坡上,配合场地自身的陡峭,共同构成了场所中“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动势。建筑外墙上有多个开口,每个开口都对应着一个框景。
建筑上下共三层,由两条内外的动线所串联。沿着动线在建筑内外漫游,会经历一个此起彼伏、不断变化的空间序列,体验时而狭长高耸,时而幽暗深邃,时而豁然开朗。
02
云南保山乡村集合住宅
设计:拾号建筑,2023
坐标: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下拉堡村
当地政府希望盖一栋集合住宅来改善和解决本村孤寡老年人的住房需求,并将多余空闲的房间以低价出租的方式租赁给上学路途较远的留守儿童家庭,其租赁费用于集合住宅的日常维护及开销。设计要求必须以低成本建造且满足22个居住房间的功能。
项目选址于新村落东侧角落,面对村清一色白墙黛瓦的包围,设计团队选择就地取材并延续当地传统建筑风貌,以一栋“土”房子来保留村民们的集体记忆。
住宅设计了两层,每层设11间用房。放弃“最小公摊+最大套内”的固有住宅模式,单间里只保留住宿功能,转而尽可能地腾出共享空间。在沿街面向内退让出3米,在中间砌筑不到顶的红砖墙用于分割内与外,不仅隔绝了视线,也对内部走廊起到屏风作用。接着在西侧建筑再退让出一小院,小院三面围合,连通走廊,挂上楼梯,种一棵树,结合入口区域,营造出一处集合住宅的“村口”空间。
03
墟岫园
设计:之间建筑,2023
坐标: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上阳和
本项目是之间建筑的工作室,分为两期施工完成:第一期是原有主体建筑石屋和北楼的改造,第二期则包括废墟花园咖啡亭、连廊和庭院的设计。
北楼一层作为模型工坊,保留朝外的三面石墙,内部砖墙全部打掉,中心增加一根斜撑柱,粗粝的石墙和混凝土梁柱塑造出半地下洞穴氛围,超大隐框落地玻璃将花园氛围引入。二层是主要的办公区,钢构玻璃加聚碳酸酯板给室内引入均匀而充足的光线。三层加建出轻钢结构的阁楼,形成一个连通山海与天空的公共休闲会客区。二、三层在立面上共同形成一个轻盈半透明的钢构双坡体量。
两栋主体建筑之间的废墟花园,“叠山”直接借用和改良自充满苍山气息的本地毛石墙,“理水”则源自院子本身的地下水。廊桥连接了院门和主建筑入口,在人步入院门时廊桥遮挡住两侧高耸建筑的全貌,把人的注意力引向近身处的植物和山石,从而把人的体验从单体建筑的立面“观看”引向园林的“游走”。
在废墟之上的高台,加建有同时连接内院和远山、像亭子一般轻盈开敞的废墟花园咖啡亭。单坡屋顶朝内院一侧将檐口压低至2米,营造出与身体极其亲密的尺度;朝苍山一侧则高高扬起,放大身体对大地和远山广阔尺度的体验。
04
洱海生态廊道葭蓬村驿站
设计:赵扬建筑工作室,2023
坐标: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太和街道
建筑师用一段81米长的弧形界面来呼应一旁廊道的速度感,弧线跟随身体的快速移动从地面逐渐升起再缓缓降落,在身体的行进中,形成一种空间的包裹感和场所感。
一个咖啡馆把场地从北到南切分成三段。北侧是一个面对池塘和杂木林的广场,南侧是一个口袋形的下沉庭院,咖啡馆的界面是透明的,可以吸纳两侧的风景。呼应着立面上微微隆起的曲线,在墙体中部切出一个眼睛形状的开口。于是从咖啡馆内部能望见廊道和廊道对面的风景,游人从廊道上经过时,也能一窥墙内的消息。
北侧的景色是宽画幅的,把不太起眼的池塘和杂木林当作了空间的背景;南侧的框景向南逐渐垂落收拢,剪下一片天空和苍山向南远去的轮廓。
05
先锋巍山崇正书院
设计:迹·建筑事务所(TAO),2023
坐标: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诏镇北街社区
基于对场地历史以及整体景观的尊重,设计以“轻”的态度谨慎介入历史建筑,力求保持原有建筑的空间氛围及院内名木古树,最大化保留老墙、木构的历史细节。在内部沿东西轴线两侧置入两条漂浮的书廊,连接书院原本分散的各功能区域,同时赋予内外空间更多节奏性的转换;在中间第二进院落则通过两边的看台,围绕原有树木,营造出一个户外露天剧场和休憩庭院。
整个中轴空间的高潮是最东侧的加建部分,这里既是空间序列的结束,又是面向街道连接城市的开始。设计在剖面上将空间处理为:上部是室内剧场,也是建筑内部尺度最大的活动空间,沿着剧场的观众台阶拾级而上,可抵达二层平台俯瞰整个古城风景;下部则是一个半下沉的书店陈列区,通过两边的台阶和坡道到达。
如此“阁中阁”的概念,内阁用一个向上张开的筒状造型来容纳室内剧场,外阁则采用传统人字坡屋顶形式,与古建的硬山瓦屋面相连接,形成连续和谐的建筑轮廓线。两重形式的阁内外嵌套,在内部又形成了独特的缝隙空间,丰富了建筑内部视线关系和空间张力。
06
山也
设计:拾号建筑,2023
坐标:云南省昆明市钱局街83号二层
咖啡馆的选址位于文化巷片区,业主并没有挑选沿街的闹市商铺,而是有意找了钱局街一栋老旧办公楼的二楼。
改造第一步先对流线进行重新梳理,主入口调整到东南角。通过“楼梯-室外走廊-室内巷子”三道体验才能到达主要空间,为内部的静谧营造仪式感。一条1.3米X6米的长吧台作为咖啡操作区放置在空间最内部,靠窗一侧的地面抬高,分割出不同区域的边界感。主要区域的拱券屋顶,不仅消隐了顶部的纵梁,也统领了整个室内空间。拆除原有窗户,保留每一块竖向遮阳板和每一个洞口,从而留住内部与外部自然的对话关系。
除了生土墙搭配粘土红砖外,门窗、家具、地板都使用了木材。石材采用的是腾冲火山岩,颜色较深,表面肌理感很强。规整的料石用于室外走廊的铺地,而毛石用于吧台的立面,呈现自然砌筑的效果。
07
海晏客堂
设计:水雁飞 + 杨雄,2024
坐标:云南省昆明市海晏村
海晏客堂位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海晏村。2008年海晏小学停办后,操场上搭建起简易的仓库结构,成为村民举办红白喜事的公共聚餐空间,当地的习俗称之为“客堂”或“客事房”。
本次改造,建筑师将提升与利旧并行。对于涉及结构、卫生,以及操作分区的部分作出必要的提升和采购,而在材料和物件上则尽可能利旧、翻新。烟道、土灶、大部分的墙面瓷砖、地面及家具等,都仅在原基础上进行翻新,或者干脆打上“补丁”。客堂大厅的原有已锈蚀的屋面,则清理后直接用铁锈转化剂将其稳定。整个过程中,经济性成为了衡量这一系列操作的关键。
剩下是最精微的调整——打开厨房墙体、扩展檐廊,感受乡亲们热热闹闹一起做菜烧饭的烟火气;在大厅引入天光,配以照明,体会屋檐下座无虚席的幸福;在前院收集植物,整理标识,延续村里家家户户门前养花的习俗。这些微调(attunement)力求释放出空间的潜力,它们让那些潜在的体验被反弹出来,与内心曾经的记忆达成共鸣。
08
云南东风韵艺术中心
设计:孟凡浩-line+建筑事务所、gad,2021
坐标:云南省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湖东公路弥勒东风韵小镇
面对一片绵延的红色土地与超尺度的类雕塑建筑群落,艺术中心的介入不得不考量场地的原有秩序。五块天外来石组成的“红色石阵”既非显性的跳脱者,也非匍匐的地景建筑。建筑师借由非常规的建筑形式语言及当代材料的工业化运用,回归原生的自然性,完成一次与场所气质的对话,实现场域的更新。
非正交形态与体块的切削,形成了置身于峡谷间的空间体验。体量之间的尺度收放,重塑了对场地的天空、田地与山岭的观看视角和身体经验。“石阵”策略实现了建筑功能的化整为零,而玻璃中庭又将它们串联起来,将建筑形态化零为整。
中庭由此成为内部空间的核心。承载大小展厅及剧场的独立“石块”在不同的高差上错落排布。在空间内部,阶梯跨越5—6米高差顺势而上,观者可以体验“山地栈道”的游走感。峡谷的意象也延伸设计至室内灯带、条状开窗、前广场路径等建筑元素中,空间张力在内外之间循环往复。
09
普洱李宅
设计:赵扬建筑工作室,2017
坐标:云南省普洱市
业主的宅基地位于高家寨的最高处,西南面紧贴山体。建筑师选择让住宅背对城镇的凌乱和喧嚣,在静谧的花园中构建生活的秩序。
用地属性决定了每一块宅基地都被自家院墙所限定。中心部分连接花园的厅堂是生发设计的原动力。厅堂东北面用一个水院来形成边界,背后再安排工人房和储藏室;厅堂东南角是主入口,设置一个门厅跟主入口庭院之间形成过渡;厅堂西南面是一个总长度50多米的连续透明立面,从西北角的后院尽端向东南方向转折绕行,在中间的餐厅区域撞向山体,又转而绕回来包裹住南边的主庭院,最后结束在南端头的老人房。通高的木框玻璃推拉门自由开合,形成跟花园浑然一体的状态。
南北两部楼梯分别靠近前后两个入户门,尽可能减少竖向交通对起居空间的干扰。主楼梯平面为半圆形,用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形,双曲面的梯跑上下两端直接跟楼板相连,轻盈地悬挂在通高的玻璃砖幕墙前面。为尽可能减少过道和走廊,建筑师在二楼用一套主卧室、在三楼用一个禅房把贯通的流线切断。这样的安排取消了平面上的穿行,集中地处理公共流线,更好地保证了卧室区域的氛围和私密感。(项目为私宅,发布仅供学习了解,请大家尽量不要前去打扰业主生活)
10
飞翔陀螺场
设计:众建筑,2023
坐标:云南省普洱市晴开农场
陀螺是在广西云南等地有近4千年历史传统的民间竞技运动,飞翔陀螺场是进行陀螺运动的公共健身活动场所。陀螺飞旋的形态与云南乡野间连续起伏的红土地,共同启发了这两个公共空间的设计。
白马陀螺场选址在山谷底,家家户户都能看到,分开的屋顶如梯田般展开跌落,伸向低处的咖啡田,使陀螺场与周围场地建立起视觉的相似性。在陀螺场内部,村民投掷陀螺的方向是建筑屋脊的方向,这放大了运动员与观众们的呐喊声,在山谷间回荡,培育社区的参与感。
晴开陀螺场位于进村必经道路的一侧,依坡而立,村民们路过之时,可方便地聚会、交流感情,锻炼健身,进行比赛。陀螺场主要为两个屋面,比赛区屋面较大,顺坡而下,观赛区屋顶较小,逆坡向上从大屋面中升起,构造出一个水平的视窗,展现出对面令人惊叹的山脉森林,让体育融入自然之中。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本文版权归腿腿教学网及原创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上一篇:政策新闻 | 珠海市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备案公示表(华发天汇广场一期2栋)
下一篇:BIM建筑|MLA+亩加方案:丽江复游城FOLIDAY度假区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