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主体资料,免费赠送VIP会员!
* 主体类型
* 企业名称
* 信用代码
* 所在行业
* 企业规模
* 所在职位
* 姓名
* 所在行业
* 学历
* 工作性质
请先选择行业
您还可以选择以下福利:
行业福利,领完即止!

下载app免费领取会员

NULL

ad.jpg

BIM建筑|经典再读231 | 浦邸:吉阪隆正的变奏曲

发布于:2025-02-17 14:08:19

网友投稿

更多

图片

 

浦邸

Ura House

图片

建筑设计:吉阪隆正

建成时间:1956年

项目地点:西宫市,日本兵库县

 

在兵库县西宫市夙川沿岸一个安静的住宅区里,矗立着数学家浦太郎(Taro Ura)的房子。住宅由钢筋混凝土柱架起的两个串联体量组成,这样地面层空间就可以作为一个调节空间向城市景观开放。

 

建筑被分成三个部分:一个体量被分配为包含生活、餐厅、厨房等的聚会空间,另一个体量被保留为更多的私人卧室和服务功能,连接两个体量的区域作为入口门厅。这座住宅是勒·柯布西耶弟子、日本现代建筑师吉阪隆正(Takamasa Yoshizaka)早期的重要作品。

 

谁是吉阪隆正?

——

 

吉阪隆正 图源:Arukitekuto

“我相信建筑是世界相互理解的线索之一。”吉阪隆正的这句话,道出了这门学科在他的世界观中所占据的地位。

 

父亲是一名外交官,吉阪隆正(1917—1980)他年轻时便有机会周游欧洲,并获得了法国政府的奖学金,得以在法国学习建筑。从1950年到1952年,他在柯布的工作室里当学徒,这段经历对他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此外,两场相遇也给他带来了未来的机会:一是与数学家浦太郎的相遇,二是与提出“考现学”(Modernology)概念的建筑师和设计师今和次郎(Kon Wajiro)的相遇。

 

人、场地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

 

浦邸 ©Shinkenchiku-sha

吉阪隆正的建筑项目总是基于使用巨大的架高柱来发展,正如柯布和他的集合公寓“unitsams d’habitation”系列(马赛、费尔米尼、柏林等)一样。但吉阪隆正的设计有点不太一样:在建筑平面的每边只放置一根柱子,并将它们放置在远离角落的地方,1956年落成的浦邸就是例证。吉阪隆正将“不连续的统一”概念置于其作品的核心,正如作家小林能宏城在A Profile of the Versatile Takamasa Yoshizaka(1966年)中所解释的那样,这一概念涉及研究自然规律、系统的自主性和个性,以及包括宇宙在内的整个自然的构建,并发现这些事物、人类及人类生活环境之间存在的规则和关系。这一原则尤其适用于粘土材料的使用。

 

浦邸外墙的粘土砖(视频截图)

另一位建筑师James Lambiasi则指出,“吉阪隆正利用了勒·柯布西耶的技术和建筑词汇,他通过将设计的目的集中在社区和人际关系上,重新定义了混凝土的使用。柯布建筑的雕塑造型保留更多的是艺术形式感,而吉阪的美学发展则似乎温柔地融化了形式,顺从人们的运动规律来阐释建筑的形状”。[1]

 

吉阪的标志性项目包括威尼斯双年展日本馆(1956年)、江津市政厅(1961年)、东京Athénée Français文化中心(1962年)和Inter-University Seminar House(1965年)。他还翻译了勒·柯布西耶全集,发表过关于柯布模度系统的文章。

 

浦 邸

——

 

浦邸历史照片 ©Shinkenchiku-sha

与他那一代的日本年轻人相比,吉阪受到了不同寻常的国际化教育。他的父亲在日内瓦国际联盟工作(编者注:League of Nations,一个由多个国家组成的组织,旨在维护世界和平,存在于1920—1946年),吉阪小时候就曾游历欧洲,并在日内瓦住过一段时间。不管是否通过他父亲的关系,吉阪从早稻田大学毕业后获得了法国政府的资助,前往法国学习建筑,并借此机会在柯布的办公室工作了两年。在巴黎生活的时候,他遇到了日本数学系毕业生浦太郎,他和吉阪一样获得了法国留学的奖学金。两人成为了朋友,几年后,浦太郎请吉阪为他在神户附近的西宫市设计一栋房子。这就是浦邸。

 

吉阪刚回到日本不久,就被任命为威尼斯双年展(以下简称“威双”)日本馆的建筑师。该馆与浦邸一样于1956年完工。威双日本馆和浦邸都由柱子架空底层。日本学者和建筑作家五十岚太郎认为,日本馆的设计理念并不像人们猜想的那样,来自于柯布的直接影响,而是吉阪对建筑与自然环境相呼应的兴趣的结果。在日本馆的情况下,建筑是对倾斜场地的直接回应。而对于浦邸来说,类似的论点就比较困难了,它坐落在一个面向主要道路的平坦场地上。更有可能的解释是,浦邸的设计是对城市环境的直接回应,出于隐私和实用性的考虑(房屋下方的空间可以用作停车场),它架高于地面之上。

 

浦邸历史照片 ©Shinkenchiku-sha

威双日本馆和浦邸都是方形平面,都有四个巨大的支撑柱,分布于四个立面。使用巨型柱子本身并不是一种创新,但每侧只使用一根柱子,并让它们远离角落的位置是新鲜的做法。这样放置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它确实在每个设计中建立了有趣的张力和可能性。

 

位于立面中央的柱子与底层架空 ©John Barr

在威双日本馆,柱子被放置在一个点上,将正方形的每个边缘分成大约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很可能是基于佛教的吉祥标志。这在平面上建立了一个离心风车模式,让人想起柯布的“无限生长美术馆”项目。虽然没有迹象表明日本馆曾经计划扩建,但柱子的位置确实表明了一种布局,在这种布局中,展览和流线都围绕着一个中央空隙旋转,该空隙将架高的展览空间与建筑下方流动的景观联系起来。

 

威双日本馆平面图

在浦邸中,巨大的L形柱放置在每个立面的中间,并旋转了45度,凸出于外墙。这背后的想法尚不清楚,虽然它消除了日本馆无限扩展的风车/螺旋潜力,创造了一个更包容和静态的构图,但它确实建立了一个对角线轴,组织进入房屋的流线,且效果很好:车辆和行人分别从街道立面的相反角落进入。有趣的是:四根柱子放在侧边而不是角落的做法,比菊竹清训更著名的天空之家早实现了两年。[2]

 

浦邸平面图
浦邸模型 图源:zouzuomodel
人车分流的进入方向 摄影:倉方俊輔
底层架空(视频截图)

浦邸外墙的部分是用砖砌成的,但它们堆叠的方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形式,看起来像砖块从外墙伸出来。

 

©Shinkenchiku-sha

入口门厅的结构和色彩唤起了他的导师柯布的精神。下雨时,瀑布从伸出来的屋檐的洞口中出现;而水滴入带喷泉的船形池塘的俏皮,又为设计增添了一丝独创性。

 

有趣的落水方式(下方是船形池塘)©Yasuhide Kuge
住宅入口 ©Shinkenchiku-sha

入口门厅及楼梯间 ©Shinkenchiku-sha
玄关空间 ©Shinkenchiku-sha

室内空间也充满了吉阪原创的巧思。客厅/餐厅/厨房有着高高的天花板,光线从高窗倾泻而入,凉爽的微风从遍布各处的通风窗吹进来。聚光灯式的照明也很有趣。

 

客厅 ©Shinkenchiku-sha
餐厅(视频截图)
从餐厅看向现在的客厅(视频截图)

日式房间里的黑墙,则收紧了空间,给人一种隐居的感觉。

 

日式房间 ©Shinkenchiku-sha

在浦邸的墙上仍然可以看到浦氏家族六名成员和吉阪的手印。根据西宫市不动产登记显示,该住宅目前仍由浦家拥有,且有人居住于内。因此建筑是不对外开放的。

 

为朋友和他的家人而设计,这件极具艺术价值的建筑作品,虽然由冰冷的混凝土建造而成,却处处散发着建筑师吉阪的温暖情怀。

 

一些有趣的细节(视频截图)

紧挨着浦邸的是一座后来几乎完全复制了它的样式的幼儿园。请注意区分哪座是“正品”哦!

 

吉阪隆正

无法用一句简单的现代主义来概括

——

 

吉阪隆正自画像

吉阪并不是一位多产的建筑设计师,而浦邸作为他为数不多的建筑作品之一,虽然明显受到柯布的影响,但这个项目和日本馆一起,又似乎超越了柯布原则的简单重复,并发展出由一些大型结构元素支撑的自由流动空间的想法。这些相同的想法被“新陈代谢”学家们采纳并进一步发展。浦邸显然早于菊竹清训在两年后完成的天空之家,虽然后者更为知名。(但两个项目都进入了Docomomo的“日本现代建筑100选”名单。)

 

天空之家,1958
浦邸,1956

吉阪隆正将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智慧与似乎能捕捉地球脉搏的狂野情感结合在一起。他的作品在创造力、原创性和雕塑奇观方面,无法用一句简单的现代主义来衡量。建筑设计之外,他也热爱登山和冒险;同时在早稻田大学任教的他,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

 

注释:

[1]Henri Robert, Takamasa Yoshizaka, a Pillar of Modern Japanese Architecture, Pen Magazine, 2022.12.12

pen-online.com/design/takamasa-yoshizaka-a-pillar-of-modern-japanese-architecture/?scrolled=0

[2]John Barr, Do|Co|Mo|Mo|Japan|07 : Ura House : Takamasa Yoshizaka, 2019.6.4

www.johnbarrarchitect.com/post/2019/06/03/docomomojapan07-ura-house-takamasa-yoshizaka

[3]「絆」が創出した名建築 浦太郎邸|連載 神様に愛された地、夙川 ⑤,月刊 神戸っ子,2017年6月号

kobecco.hpg.co.jp/13234/

参考资料:

部分图像截自视频:吉阪隆正が1956年に完成させた住宅「浦邸」を、歴史家の倉方俊輔がガイドしている動画。architecturephoto.net/116075/

 


本文编排版权归有方所有,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来源机构所有。若有涉及任何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妥善处理。联系邮箱:info@archiposition.com

本文版权归腿腿教学网及原创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未标题-1.jpg

上一篇:政策新闻 | 关于向李景新送达《关于收回公共租赁住房的决定书》的公告

下一篇:政策新闻 | 辽宁住建厅关于2025年第四批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资质审查意见的公示

微信咨询
扫描客服微信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5359439502

APP下载
扫码关注
关注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